文
奇趣科普知识
大部分人的手指和脚趾相对应的指甲只有一瓣,但有一些人,他们小脚趾的指甲是由分开的、不同大小的两瓣组成,即便全剪掉,长出来的新指甲仍旧是两瓣,如上图所示。
有数据统计,全国有60%以上的人小脚趾的指甲是分成两瓣的。
为什么这么多人的小脚趾指甲是两瓣的?这些人难道有什么特殊的来历?这两瓣指甲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吗?
为什么有的人小脚趾指甲分成两瓣,他们难道真的大有来头?
关于小脚趾的指甲分成两瓣的人的来历,从古至今流传着3种不同版本的说法。
版本一:小脚趾有两瓣指甲是纯种汉人的证明
民间传闻,元末时期战乱频发、天灾频现,导致中原地区人口数量锐减,民生凋敝,明太祖朱元璋深知中原地区之重,于是下令让山西一带的居民迁往中原繁衍生息。
但是,很多百姓不愿离开家乡,更不愿从安居乐业之地搬到一个民不聊生之地。于是,官府出面将不愿迁徙的人都聚集到洪洞的大槐树下,强行将这些人迁往中原。
为了防止迁徙途中有人出逃,也为了方便后世认祖归宗,官兵就往这些人的小脚趾上砍了一刀做记号。
于是,小脚趾的两瓣指甲就成了判定纯种汉人的标志,也被认为是大槐树下的孩子。
版本二:小脚趾指甲分成两瓣的是鲜卑人
与纯种汉人的说法不同,有人认为这是鲜卑人的标志。
唐太宗李世民发现自己的小脚趾指甲是两瓣的,于是便调查一番,发现宫内有很多人同他一样,而这些人都是鲜卑人。
唐太宗对此感到诧异,但经过深入调查,发现自己的母妃和祖上都是鲜卑人。
鲜卑属于游牧民族,世代游牧骑马,小脚趾确实很容易裂成两瓣,于是,后人便将此当成鲜卑人的标志之一。
版本三:小脚趾分成两瓣是劳动人民辛苦劳作造成的磨损现象
农耕时期,劳动人民的草鞋根本经不起折腾,终日劳作使最小、最脆弱的小脚趾的指甲最终分成两瓣并代代遗传。
以上流传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,小脚趾指甲分成两瓣无关血统和民族
首先,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,人为或意外造成的身体损伤不具备遗传性质,“刀砍”和“磨损”遗传的说法不能成立。
其次,明朝确有有移民的相关记载,山西洪洞县“大槐树”也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但没有关于刀砍指甲的记录。
复旦大学做过一项统计,数据显示,山西小脚趾指甲分成两瓣的人比例高达79.51%,越往东南方向占比越少,这与移民方向不相符。
在年对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名人员的研究中,小脚趾指甲分成两瓣的人占比高达51.15%,而汉人的比例是58.97%,外国人也有这种情况。
由此可见,小脚趾的指甲分成两瓣的外形特征与血统、民族无关,从科学的角度来说,它属于“瓣状甲”。
瓣状甲到底是怎么回事?
瓣状甲也叫“骈趾”,是一种脚趾畸形的表现,最常见的是两瓣,偶尔会出现三瓣,具有显性遗传性质。
简单来说,如果一个孩子有瓣状甲,其父母必定有一人也有;如果它在人体内呈显性性状,则会出现瓣状甲,呈隐性性状就不会有瓣状甲,就好比有的人能卷舌有的人不能。
科学研究显示,瓣状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,可能只有一只脚有,也可能两只脚都长;作为一种显性特征,它的显现阶段因人而异。
比如说,有的婴儿刚出生就能很明显地看到瓣状甲的特征,但有的孩子直到5岁才瓣状甲才逐渐明朗。
瓣状甲分为清晰型、融合型、退化型,一个瓣状甲有主甲和副甲之分,以硬度、位置和面积占比为划分依据,除了融合型外,分界线都很明显。
那么,瓣状甲对身体是否有害呢?
瓣状甲是否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?该如何正确处理?
只要不强行抠扯导致出血、疼痛或发炎,瓣状甲一般对身体无害,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,不需要治疗。
有人因此将瓣状甲归为人落后的遗传特征,比如阑尾、智齿、鼻窦等,它们虽没有遗传性质,但发作起来令人备受折磨。
瓣状甲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人体不适,但确实不太美观,穿袜子也会有一些影响,比如勾到线头进而导致疼痛或感染发炎等。
有人因此做手术把瓣状甲去除,但实际上,只要我们要经常修剪瓣状甲,使它保持平整,同时要注意脚部卫生,不要让细菌和病毒等由脆弱的小脚趾瓣状甲处开始蔓延,选择合适透气的鞋子,不要过度剧烈运动,避免瓣状甲受到损伤,继而引发各种问题。
总而言之,瓣状甲不能成为判断血统的依据,它只是一种正常的遗传现象,只要做好脚部护理,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。
你见过瓣状甲吗?
——————THEEND——————
(本文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