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转冷,到医院周围血管科就诊的患者骤然增多!
北京中医药大学杨博华杨医师告诉我们:患者症状各不相同,但大多数人的病因相同,都是因为寒湿!
冬天很多人开始赖床
早上睡不醒、白天哈欠不断,四肢无力
吃饭没胃口,时常消化不良、腹胀反酸…
早上刷牙干呕、口干口苦、有口臭
上个厕所,发现小便*赤,大便溏薄
舌苔厚腻、四肢浮肿
眼看着肚子又大了一圈!裤子都扣不上~
像是得了什么大病,去医院检查,却又并无异样。其实这很可能是寒湿惹的祸!
湿气乃“万恶之邪”
“湿气使人残”
湿邪让人变胖、变丑!
头晕头痛、皮肤油光、满脸长痘
更危害人体健康,内伤五脏六腑
引起脾胃虚弱、肾虚、全身肌肉关节痛
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鲍身涛介绍:
生活中有些人患上了哮喘、高血压、心脑血管、糖尿病、皮肤病等,甚至有些恶性肿瘤,治疗了很久疗效都不满意,其实这些都是湿邪在作怪。
专家提醒:体内有湿
你用再好的药
都如同隔靴搔痒!
伤害关节:湿气进入关节,与“寒”相遇,会形成寒湿,导致关节疼痛。
毁肾、毁脾:湿气会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,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,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。
妇科疾病:体内湿气过重,容易导致脾虚,湿气下注,使得出现白带多、异味,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。
月经不调: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,体质会比较差,在前后会有四肢疲倦,低热难退,月经量少等。
肥胖:湿气入皮下,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,降低脂肪燃烧效率,从而导致肥胖。
便秘、腹泻:湿气过重,会造成“湿气黏肠”,大便次数增多,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。
十人九湿,自测湿气体质
“十人九湿”湿气不分体质、男女、老少,随时都能趁虚而入。
湿气自测
看脸色:
①头发出油,面部油亮,满脸长痘;②面色淡*发暗
看舌头:
舌苔很厚,早上起床时表现较为准确;
看肠胃:
①大便粘滞不畅,小便浑浊;②小肚子变大,手脚易水肿、发酸、发沉,身体困重。
看睡眠:
①睡觉流口水,起床时头发昏,耳内湿;②平日胸闷乏力,嗜睡;
看身体状况:
①皮肤起疹子,湿疹泛滥;②头晕头痛、全身肌肉关节痛
仔细对照以上情况
如果你有-2条以上相符
就说明已经是顽固性湿气了
赶紧祛湿吧!
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
都知道夏季祛湿,却不知道寒湿更加严重!秋冬天“寒”,寒气重一分,湿气亦重一分,寒湿互结。
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,寒湿不除就容易形成瘀滞,造成淤堵,严重的还会生成瘤,甚至变成癌。
专家讲道,湿气的来源一般有两种:①外感湿邪;②自身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湿气内生。
.外湿逼人
外湿源于气候。秋冬季节虽然干燥,但寒气逼人,而“寒必伴有水”,寒气重一分,湿气也重一分,因此寒湿互结,会进一步加重湿气。
外湿可内传脏腑,易使人有头疼、身重、胸闷不饿、汗粘、四肢困倦、不清爽之感。
2.内湿丛生
饮食肥腻
冬季很多人喜欢吃烤肉、大排档、火锅等辛辣饮食,更易引起湿气内盛,出现口苦口粘、舌苔*腻、上火、皮肤干痒、胸脘痞闷、头脑不清醒等症。
脾虚气弱,恶性循环!
湿邪要脾胃的运化。
脾虚生湿气,湿气又会加重脾虚,内湿与外湿又互为因果,所以很多人都会陷入恶性循环。
每天吃它,轻松祛湿!
寒湿尤为顽固,很多人都知道红豆薏米可以祛湿。但是专家告诉我们,冬天要去寒湿,单纯红豆薏米是不够的!还有搭配养脾胃的食材!
.祛湿:红豆薏米还得加上它
《*帝内经》认为:脾主运化,根除湿气,关键在脾脏。
所以湿气侵体,必然先调脾胃,以健胃养胃、利水渗湿为主。
我们知道红豆薏米可祛湿,但熬煮麻烦,体质不合或用错原料只会加重湿气。
也就是说,除了红豆薏米,还需合理、周全的添加其它食材。比如:在红豆、薏米的基础之上,选用山药、茯苓、莲子、芡实4种道地食材,科学配伍,使其性质更为温和、平性,可长期食用;
又有健脾、益气、温中、理气、祛湿之效,可调和五脏六腑,根除湿气的同时修复受损。
消除湿气的主要病因,提高整个机体的功能,合力抵抗湿气,才能达到平衡、快速祛湿的状态。
猜你还想看:
湿气重惹的祸:耳鸣、耳响、耳朵听力减退!一味药,化湿气,止耳鸣
口臭,湿气惹的祸!一味中药,化湿气,除口臭
院士提醒:一味补脾的中药!收湿气、消胃胀、治虚汗,乃药中栋梁
五倍子,能止身体非正常流出之水,如咯血、久泻、盗汗、遗精等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