甄嬛传:皇帝不杀华妃真的是因为情分?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罢了
皇帝在年羹尧倒台的时候并没有对华妃赶尽杀绝,在皇帝的口中是因为他顾念与华妃多年的情分,华妃是皇帝多年的宠妃,在进入王府的时候皇帝的确很喜欢她,因为她明媚鲜艳,与其他女人完全不一样,她不会阿谀奉承,也不怕皇帝,这样一个如火一般的女子,皇帝自然是十分喜欢的,可后来两人的关系就不一样了,皇帝开始忌惮年羹尧,开始防着华妃,即便后来年羹尧倒台不杀华妃,也不过是因为自己的面子。
华妃作为皇帝多年的宠妃,皇帝对她一开始的确是有情分的,毕竟华妃无论是容貌还是性情在后宫中都是独一无二的,可即便如此,她也远远比不上权力重要。皇帝为了巩固自己手上的权利,亲自除掉了她肚子里的孩子,他知道华妃一辈子都想要一个孩子,却给她用了多年的欢宜香,断了她的梦。
在年羹尧并没有那么有实力之后,皇帝依旧没有断了华妃的欢宜香,其实即便华妃不被处死,她也不可能在得到皇帝的宠爱了,因为两人之间的遮羞布已经被扯下,皇帝对华妃多年的宠爱变成笑话,或许皇帝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面对华妃。在年羹尧倒台的时候,皇帝选择不见她,用安陵容当挡箭牌也证明了这一点,对华妃的冷酷绝情一点也不像有情分的样子。
皇帝对华妃的情分早就在华妃一次次的嚣张跋扈中耗尽了,华妃咄咄逼人,逼迫皇帝做了不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。在甄嬛失去孩子的时候,皇帝只能忍耐,在华妃为年家人求官的时候,皇帝也只能被迫答应。明明知道华妃和年羹尧私下来往颇多,皇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皇帝对华妃可以说是忍耐了很久,可她明面上毕竟是自己多年的宠妃。
皇帝不杀华妃,为的是一个名声。若是年羹尧刚倒台,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处理了华妃,难免会落下一个苛待后宫的名声,皇帝自身的名声本就不好,所以才要小心翼翼的维护,证明给天下人看自己是一个宽容的君主,后来给华妃追封为皇贵妃也是如此,皇帝在年羹尧倒台之后不立刻除掉华妃根本不是为了所谓的情分,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罢了。